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艺、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年9月从杭州市文华校区整体迁址至浙江省海宁市连杭经济开发区长安新校区。学院2014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2015年获批首批十所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之一,2016年当选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顺利完成省教育厅高校教学巡回诊断检查,2018年正式通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2019年获批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
学院坐落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皮衣之都—海宁,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院交通便利,紧临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和杭海城际铁路,离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杭州临平直线距离10余公里。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生活设施优良,校园环境幽雅,是“浙江省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学院师生正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遵循“立足浙江、依托母体、创新发展、塑造特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兼育、产教融合、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朝着经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不断奋进。
一、招聘岗位
具体岗位信息详见附件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24年师资引进计划汇总表。
二、人才类型
引进人才分为3个类型,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储备师资。其中,高层次人才分为:学科领军人物、学术拔尖人才、学术(教学)骨干和青年博士。高层次人才和特别优秀的博士人才可申请浙江财经大学事业编制。
三、应聘方式
1.应聘高层次人才(学科领军人物、学术拔尖人才、学术(教学)骨干和青年博士),请填写《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高层次人才应聘登记表》(附件2),电子稿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标题和附件材料均以“姓名+岗位代码+今日招聘网jrzp.com”命名。
2.应聘应用型人才和储备师资,请填写《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应聘登记表(应用型人才和储备师资)》(附件3),电子稿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标题和附件材料均以“姓名+岗位代码+今日招聘网jrzp.com”命名。
应聘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明材料、荣誉证书、科研成果材料。
四、引进待遇
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金、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参考标准如下(执行标准以协议为准):
单位:万元
人才类型 | 科研启动金 | 安家费 | 购房补贴或住房 |
学科领军人物 | 20-30 | 5-10 | 125 |
(教师专用房100平方米) | |||
学术拔尖人才 | 10-20 | 3-5 | 75 |
(教师专用房60平方米) | |||
学术(教学)骨干 | 5-10 | 2-3 | 55-60 |
青年博士 | 3-5 | 1-2 | 45-50 |
应用型人才 | 1-2 | -- | 8-10 |
五、其他事项说明
1.引进条件、工作任务、引进待遇和管理考核等详见附件4: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浙财大东[2019]10号)。
2.科研相关制度详见https://kjhz.zufedfc.edu.cn/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19
六、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www.zufedfc.edu.cn
招聘网站:https://rlzyb.zufedfc.edu.cn/info/1058/3196.htm
联系人:王老师、骆老师
联系电话:0573-87571142、0573-87571518(来电时请说明是在今日招聘网jrzp.com看到的信息)
地址: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2号35号信箱
邮编:314408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024年4月15日
附件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24年师资引进计划汇总表
序号 | 岗位代码 | 用人部门 | 所需专业/学科方向 | 人员类型 | 人数 | 学历学位 | 其他条件 | 联系方式 |
1 | 010101 | 金融与经贸学院 | 金融学、经济学(金融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经济学(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经济学 | 高层次人才 应用型人才 | 1 |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突出科研成果者优先考虑; 2.硕士研究生若具有含金量高的执业证书或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者可以考虑作为“双师双能型”师资引进。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10102 | 储备师资 | 1 | 硕士研究生 | 刘老师 0573-87571319 jrfy@zufedfc.edu.cn | ||||
2 | 020102 | 财税学院 | 财政学、税收学、经济学等专业 | 储备师资 | 3 | 硕士研究生 | 具有相关科研成果、“双师双能型”教师、应用统计学相关学习背景、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卢老师 0573-87571174 csxy@zufedfc.edu.cn |
3 | 030101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供应链管理方向)、土木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设计 | 高层次人才 应用型人才 | 5 |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高级职称年龄条件可酌情放宽; 2.具有突出科研成果、“双师双能型”教师、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同步发送: 陈老师 0573-87571177 chxyoung@163.com;chxyoung@zufe.edu.cn |
030102 |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 储备师资 | 1 | 硕士研究生 | 1.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高级职称年龄条件可酌情放宽; 2.有供应链项目背景、工作背景、突出科研成果者优先考虑; 3.本科为统计学、数据科学、会计学等与大数据营销或商务数据分析等相关专业。 | 蒋老师 0573-87571284 gsgl@zufedfc.edu.cn | ||
4 | 040101 | 会计学院 | 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审计、会计学、资产评估、财务管理 | 高层次人才 | 4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高级职称年龄条件可酌情放宽; 2.达到我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条件者、具有突出科研成果者可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40102 | 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审计、会计学、资产评估、财务管理 | 储备师资 | 4 | 硕士研究生 | 徐老师 0573-87571199 kjfyhr@163.com | |||
5 | 050101 | 信智学院 | 管理与科学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科技、金融工程、电子商务、统计学、数据科学、数理统计、经济学、数学 | 高层次人才 应用型人才 | 7 |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能够胜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工作; 2.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 4.具有双一流大学、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具有突出教学科研成果者优先考虑; 5.具有高级职称者,年龄可酌情放宽。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50102 | 管理与科学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科技、金融工程、电子商务、统计学、数据科学、数理统计、经济学 | 储备师资 | 10 | 硕士研究生 | 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 2.具备较好的科研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创新意识和潜力; 3.熟悉python、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与分析设计开发;或熟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掌握统计软件和编程语言;或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分析与现代信息科技;或具备python、数据挖掘、电商运营与管理、商务智能等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或具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学科知识,掌握编程语言等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 4.具有双一流大学、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具有突出教学科研成果者优先考虑。 | 陈老师 0573-87571203 info@zufedfc.edu.cn | ||
6 | 060101 | 法社学院 | 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工作、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 高层次人才 应用型人才 | 4 |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法学专业应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硕士须均为社会工作或社会学专业;有社会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实务经验者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60102 | 社会工作、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 储备师资 | 4 | 硕士研究生 | 1.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硕士须均为社会工作或社会学专业;有社会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实务经验者优先考虑。 | 柳老师 0573-87571213 fzfy@zufedfc.edu.cn | ||
7 | 070101 |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高层次人才 | 6 | 博士研究生 | 1.拥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 2.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优先考虑; 3.博士研究生或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条件满足其一; 4.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5.具有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70102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储备师资 | 4 | 硕士研究生 |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求本科系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相关专业毕业,具有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设计能力;可以担任传统平面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研究生或工作阶段从事及参与交互设计、多媒体方向相关学习及实践,具备将二维动态化呈现的能力及教学要求;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软件,如ai、ps、id、ae、c4d、pr、axure、sketchup、processing等,必须会其中大部分设计软件,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2.环境设计专业应具有扎实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理论基础及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能力;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软件,如cad、3dmax、ps、su,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能担任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3.产品设计专业须具有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能担任多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相关专业理论基础,能把握前沿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及服务设计相关方向;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设计软件,如rhino、keyshot、ai、ps、cad、axure等;具有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须具有设计艺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能担任多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时尚设计相关专业理论基础,能把握前沿设计及创意裁剪等相关方向;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设计软件,如ai、ps、cad、clo3d等;具有商业摄影、皮革与皮草服饰设计或相关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5.广告学、传播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有工科背景,熟悉aigc领域,能胜任计算广告学、计算传播学、大数据智能营销及相关课程的教学; 6.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 | 祝老师 0573-87571220 wsfy@zufedfc.edu.cn | ||
8 | 080101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高层次人才 应用型人才 | 2 | 博士研究生 | 1.拥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2.具有海外背景者、高级职称者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80102 | 英语 | 储备师资 | 2 | 硕士研究生 | 孙老师 0573-87571224 wy@zufedfc.edu.cn | |||
9 | 090101 | 创业学院 | 经管类专业 | 青年博士及以上 | 1 | 博士研究生 | 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或创业经验、具有突出科研成果、“双师双能型”教师优先考虑。 | 王老师 0573-87571142 hr@zufedfc.edu.cn |
090102 | 经管类专业 | 储备师资 | 1 | 硕士研究生 | 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3.爱岗敬业,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 4.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5.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历学位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 朱老师 0573-87571083 313780256@qq.com | ||
10 | 100102 | 体育部 | 乒乓球主专项(需要有教学第二专项) | 储备师资 | 1 | 硕士研究生,如具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可放宽至大学本科。 | 1.热爱教育、品行端正,敬业爱岗、责任心强,乐观上进、创新意识强,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2.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积极主动深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4.专项业务能力突出,科研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经验,能够胜任两项及以上专项教学任务,能够从事教学、训练、竞赛、测试等工作; 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本科时需就读体育专业。具有乒乓球专项运动经历、竞赛成绩或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者可优先考虑; 6.具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可放宽至大学本科; 7.能胜任乒乓球教学、乒乓球运动队训练、学生体测、校内外群体竞赛活动组织和裁判、科研等工作。 | 王老师 13676561756 491151578@qq.com |
备注:各层次人才具体条件、年龄上限等详见《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