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招聘 > 教职工招聘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全球招聘启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全球招聘启动!

发布:2022-07-15 09:52:12  关注:17273次

心向四海,广聚英才。在新百年的征途上,清华大学以至诚求贤之心邀请全球杰出学术英才加盟,携手清华,共同奋进,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创造历史,共写辉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信心,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人才高地与创新高地。

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院提出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和2050年跻身世界顶尖公共管理学院的奋斗目标。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共同致力于这一伟大目标!

一、 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岗位为教研系列教师,主要包括顶尖学者和杰出学者两个层次,也接受准聘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岗位申请。

优先方向:1. 公共管理与政策(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应急管理等) 2.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含城乡公共治理、数字治理等)。

岗位数量:5

同时,特别设立高级访问教授岗位,邀请具备卓越学术水平的学者来清华访学交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1.顶尖学者

已在所从事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研究成果,做出了突破性的原创学术贡献,产生了突出的学术影响,展现出杰出的学术领导力;

国内外大学终身教授,或研究机构相当职位或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聘任岗位: 长聘教授,特别杰出的学者可授予人文讲席教授

2.杰出学者

已在所从事领域取得突出的原创性成果并受到广泛认可,展现出了出色的学术领导力,具有成长为本领域顶尖学者的素质和潜力;

国内外大学的终身教授、副教授或达到相当聘任标准,或研究机构相当职位或水平的人才;

原则上45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以放宽到50岁。

聘任岗位: 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

3.高级访问教授

国内外大学教授、副教授;或研究机构相当职位或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和访问院系学科发展规划契合,有明确的访学计划;

原则一般不超过60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聘任岗位: 高级访问教授或副教授

二、 薪酬待遇

清华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宽松而富有活力的学术环境,为每一位学者提供最佳发展环境。薪酬待遇包括但不限于:

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充足的科研启动费,顶尖学者可按需申请;

顶尖学者和杰出学者可申请人才房或周转房,访问教授可申请校内高访公寓;

顶尖学者、杰出学者及高访教授提供独立办公空间;

保证博士生、博士后招收名额;

医疗保险、央保、子女就学等福利,包含清华附属学校提供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

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咨询与协助,充分激发每位教师的潜能。

三、 提交材料

个人简历;

学术自评;

不超过5篇的代表性成果全文;

3封推荐信(如有)。

四、 招聘时间

2022年度第一批申请截止日期:2022年9月30日

后续批次将另行通知

五、 联系信息

清华大学

邮箱:talent@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71482(陈哨)010-62783118(孙鸣)

010-62773090(史中)010-62773090(刘金梅)

公共管理学院

邮箱:sppmhr@mail.tsinghua.edu.cn

电话:张老师 010-62797190

更多信息请浏览:清华大学2022年全球招聘

http://jobs.tsinghua.edu.cn/project/qhdx/pages/recruit_new/?fm_sys_id=qhdx#/

供稿丨人事办

编辑丨发展办

推荐: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查看更多]